歡迎來到天臺人才網!
后蔣村喪葬改革邁出新路子
2009-04-10 15:33:16 閱讀量:483 來源:天臺人才網 作者:天臺人才網
         平橋鎮(zhèn)后蔣村,有306戶,1002人,其中老人156人,占總人口15.5%,已進入老齡化村。在改革開放和新農村建設的推動下,大部分青壯年都外出經商和打工掙錢,經濟得到迅速穩(wěn)步發(fā)展。農民生活不斷改善,村容村貌煥然一新。舊房改造、改廁、改污、道路硬化、環(huán)境美化、綠化、亮化……等新農村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,2006年成為小康型示范村。

  然而,后蔣村也和各地一樣,在辦喪事過程中,排場越擺越大。花圈、花籃、花轎等迷信喪葬用品越送越多?!皢始绎垺睆倪^去的吃豆腐湯演變成大辦筵席,從十幾桌到幾十桌,山珍海味,互相攀比,越辦越闊氣。架設高音喇叭請樂隊,比熱鬧,成為喪事中不可缺少的儀仗,樂隊人員一般8——10人,每人每日的工資150元左右,加上一日三餐酒席、香煙、茶水等招待費每天至少支出1700元以上。有的人家鬧上四五天或更多,光這筆無意義的開支,就要幾千元到上萬元,還日夜鬧得左鄰右舍和周邊村莊的群眾不得安睡。送喪路上,煙花爆竹比多比響,沿路燃放,烏煙瘴氣,火星亂飛,嚴重影響周圍的空氣和安全。有的還給送喪的親朋好友及老協(xié)會員分送糖果、香煙、毛巾甚至臉盆、熱水瓶和涼傘等,講排場,比闊氣,這樣“死客氣”、“死鬧熱”的死后孝,愈演愈烈。一場喪事下來,少則幾萬,多則十幾萬。有的還“打腫臉充胖子”,借錢辦喪事,債臺高筑。村民梅某某五年前負債治喪,至今尚未還清,所以村民們對喪事憂心忡忡。


  后蔣村兩委和村關工委、村老協(xié)在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(fā)展觀,推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同時,想村民所想,急村民所急,多次召開專題會議,根據喪葬的現狀,破舊創(chuàng)新,制訂相關的《村規(guī)民約》,推行喪事改革,為村民辦好事,贏得全社會的普遍稱贊。


  他們的具體做法是:首先限制花圈和所有帶迷信色彩的禮儀品,每場喪事,花圈、花籃等禮儀品總數不得超過5件,違者按超出的數量進行罰款,每件50元。


  規(guī)定實施后,村民們自覺遵守執(zhí)行。2008年村支書的母親去世,所收的禮儀品超出了規(guī)定,主動向村委會交納了250元罰金。其次是廢除舊習,禁止邀請樂隊鬧喪《村規(guī)民約》規(guī)定,在村內禁止村民邀請樂隊,違者按樂隊鬧喪的實際天數每天罰款500元。為了使喪事不冷清,由村關、老協(xié)會派專人帶音響設備上門播放音樂,為喪事服務。再次是義務送葬,謝絕禮品。村老人協(xié)會會員去世,所有會員義務送葬,不得收受死者家屬任何禮品。過去死者家屬為了答謝村老協(xié)會員送葬的情意,都會給每人分發(fā)一份禮品,少則十幾元。既成慣例,不得缺少,而且越來越客氣,禮品越來越貴重,這給喪家壓力很大。謝絕禮品的規(guī)定一出,村民們非常擁護。另外,配合消防工作,限制燃放鞭炮。喪事中必須盡量節(jié)制燃放鞭炮,允許送喪起程時少量使用,沿途不用。嚴禁近山燃放和帶鞭炮上山,違者重罰。近年來,由于措施有力,檢查嚴格,喪事燃放鞭炮明顯減少,村內和山林從未出現各種安全事故。


  為了更好地提倡勤儉節(jié)約,反對鋪張浪費,后蔣村同時規(guī)定,喪事應以節(jié)約為原則,不準擺排場,比闊氣,不準大設筵席,不準邀請全村村民作客。后蔣村306戶人家,如請全村作客,一請就得擺幾十桌,開支之大可想而知。這一規(guī)定,把村內的“喪家飯”控制在十桌以下。今年年初,村老協(xié)會會長的弟弟去世,帶頭按村規(guī)要求,只辦十桌普通飯菜招待前來幫忙的親戚鄰居。與此同時,該村還規(guī)定,嚴禁二重葬和多重葬。嚴禁使用棺材,嚴禁重復或多次喪葬,不看風水,不造大墳。


        自實行遺體火化以來,喪葬的舊俗一時間還普遍盛行。實行骨灰簡葬好像有負于死者,于是出現了重葬的浪費現象。村兩委和村關、老協(xié)會加強宣傳力度,初步形成厚養(yǎng)薄葬的良好氛圍。